中国书法报微信

 

 

 

 

 

 

 

 

 

中国书法报微店

 

 

 

 

 

 

 

 

 

中国书法出版社

 

 

 

 

 

 

 

 

中国书法杂志社

“全国第八届篆刻艺术展”评审感言及入展作品选登(二)

创建时间:2019-07-09 16:35

赵 熊:总结得失 引发思考


对于评委而言,每一次的评审过程无疑也是一次学习和思考的机会。前人说“以人为鉴”,每件印屏的背后是作者、是人,也就是一面面的镜子,使我们在得以观照别人的同时,反观我们自己的学习、创作和思考。就刚刚进行的“全国第八届篆刻艺术展”评审工作而言,我们或者可以从诸多细节中总结得失、引发思考。


一、关于印屏


印屏是当前篆刻展示活动中所采用的一种主流形式。且不说这种形式的利弊得失,在还没有出现更好的、更具有普遍操作可能的展示形式之前,印屏形式便有着探讨的必要。


(一)形式。一般来说,印屏尺幅是规定的,但在尺幅以内的形式是可变的。就目前所见,仍存在着印屏形式过于繁复的现象,其特别表现在过度拼接和过度装饰方面。其实,拼接也属于装饰的范畴,只是在方式方法上有所不同。具有强烈设计感的印屏可能会产生独立的视觉效果,反而减弱了印章作品的形象展示。如何权衡印章作品与印屏设计之间的主次关系,应该是作者首要的着眼点。在这期间,印章作品的风格和印屏设计风格的和谐统一也十分重要。总的来看,相对简约、形式和谐、风格统一拟为正道。


近年来,印屏的装饰手法日渐丰富,常见的又有手绘(或印制)图画、图形与金石拓片两大类。前者如山水、人物、花鸟图式,其中不乏匠心之作,但往往游离于篆刻形式与金石气息之外,似乎费力不讨好。后者凡金石砖瓦、文字图案皆取之为用,看似强调的是“金石”趣味,但容易喧宾夺主,使观众的眼光偏移篆刻主体。甚至渐有以锦灰堆的形式,堆砌若干拓片局部,体量过大,使印屏不堪重负。客观地看,用上述两种装饰形式结合篆刻作品,制作为单独的文玩形式仍有雅致清新之处,但在以展示、评比为功能的艺术活动中,尚需慎重应用。


印屏的主体始终是篆刻作品,其他方面只能是辅助和陪衬,明确了这一点,有利于把握印屏设计制作的尺度。


(二)色彩。色彩的问题主要反映在印屏用纸上。篆刻本身色调简单,印面为朱色,边款为黑色,在白色纸张上表现得分明醒目,这是一种最传统、最优化的选择。改变印屏用纸的色调,必将改变印蜕与纸基之间的色差,纸张的色调越深,则印蜕的明显度就越低。对于小印及精致印风的作品而言,这种影响尤为明显。


在投稿作品中,屡见以各种有色纸制作印屏,大多效果欠佳。更见有用彩色花纹纸及纯黑、纯蓝色纸作为印屏,致使印章的表现力大为减损,甚至不易辨识、赏读。较多印屏以色纸局部装饰印屏,同样存在色相和色差的问题,纸张色彩过于鲜丽、应用面积过大,都会干扰篆刻作品的表现力。另外,红色的印章属暖色调,一般来说,采用温和的浅色冷调纸张作为装饰,会形成较好的对比效果,更加突出篆刻作品。


(三)印泥。印泥的问题涉及两方面,一是色彩,二是质量。常用的印泥是在黄—红—紫这条轴线上由浅至深形成色彩变化的。从展示效果来看,以颜色不低于朱砂为好,偏向黄色甚至粉色的印泥因色彩反差降低,不利于展示与欣赏。


印泥的生产、制作目前呈现出多样化倾向,各种手捣及私家研制的印泥均有推介与行销,其质量高下不一。当印屏集中展示时,印泥质量的不同显现无疑。一般来说,可将正、匀、厚作为印泥评判的基本标准。“正”,是说色彩“;匀”和“厚”是指钤盖后的视觉效果。即便是同一品牌、相同质量的印泥,在不同的纸张、不同的气候环境下使用时仍然会有所差异与变化,只要在平时多留心观察,就能获得经验,合理应用。以往,印泥渗化油渍的现象多有所见,近些年已有很大的改善。


(四)题记。印屏上的题记也包括两方面:一是题签,二是旁记等文字。篆刻艺术,文化风雅之事,印屏上的题签宜以雅致、清正为要。字迹过大、书写荒率是最为常见的问题。题签不善,未免扎眼,又因为其多处于印屏上端,有引领的功能,客观上降低了作品的整体展示效果。印屏上的旁记一般有两种作用:一则说明创作意图、记述艺术感受、引申作品内涵,亦相类于边款;二则相关印屏安排、补益章法。旁记文字如同一篇短文,宜言之有物、精当准确,其风格又以接近文言为好。太过直白的白话文甚至口语化文字似与篆刻艺术不合。旁记中如有引用,当精准无误,避免张冠李戴,前后矛盾、词不达意。


无论是题签还是旁记,展示的都是作者的书法功底和文字修养,而这些无疑又是篆刻艺术的基础之一。


印屏不是篆刻艺术的本体,却是首先进入评委和观众视线的客观形象。民间有“人凭衣服马凭鞍”的说法,外在形式虽不代表本质,但适当的装扮和经营仍是必要的,而诸多细节的构成,决定了印屏形式的优劣。







二、关于作品


作品无疑是篆刻展示活动的根本所在“。全国第八届篆刻艺术展”投稿作品中,形式与风格的多样性较以前有着更多的展现,反映了广大作者不同的学习与创作方向,虽然水平参差不齐,却显现了一种努力开拓的力量。


(一)字法。在复评入围的370余件作品中,通过逐件审读,就发现了140件存在有明显文字疑问或错误的印屏,足见字法的应用仍是当前篆刻创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有待于印坛在文字学修养上的整体重视与提高。但客观地看,这样的要求对于大量的青年人和业余作者而言又几乎是不可企及的标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作者基本上是依靠查字典或相关工具书来完成入印文字组合的。在此过程中,以下几点或可供参考:一是选择学术性强、编辑严谨的工具书;二是留心古文字不同时期的特征变化,使用时尽可能选用同一时期、同类风格的字形;三是不宜为查字而查字,而是以所查字形为着眼点,顺便了解同部首、同声韵的相关字形演化过程,以积累古文字知识;四是工具书中出现的孤立字形要慎用。一般来说,如有若干相近的字形,其错误率相对要低。反之,孤例、奇形容易出现偏差。


(二)朱白。中国传统艺术讲究的是中和之美,篆刻亦然。印章有朱白文之分,印屏中也宜有朱白文的搭配,至于是否要一半对一半并无定例。朱白文在印屏上的分布排列要视整体而定,要有节奏感。对于写意形式的作品来说,朱白文之间的色彩对比要强烈一些,而工致印风的朱白色彩对比相对要弱一些。同样,在边款中也存在着朱白文的形式区别,布局印屏时须一并斟酌安排。


(三)大小与形式。从以往投稿作品来看,大印以写意形式的居多,小印则以秦汉印及工致印风的为多。但近年来情况有所变化,即工致印、秦汉印风中亦多见大印出现。当然,大和小是相对而言的,一件印屏中的大小搭配仍以协调为好。因印屏尺幅是规定的,如大印过多,就容易有堵塞的感觉。其冲击力可能很强,但瑕疵也容易暴露出来。小印虽体量轻,如排布精当、设计别致,同样能获得上佳的视觉效果。


一件印屏之中,如印章大小相近、形式相类,容易产生“平”的感觉,缺少丰富性。如果变化太过悬殊,又有散乱之虞,难以给观众留下整体的感观。


传统印章形式以方形为主,一组印章中除了可有适度的大小变化外,也可有一二方条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的形式,用以调节变化。至于异形样式,以慎用为好。


风格形式不等于风格,风格是透过外在形式而贯穿于作品中的精神与境界。前人有关于“皮”和“毛”的分别,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形式和风格相类于“皮”和“毛”。也就是说,风格的体现仍需通过形式得以凝聚和升华。一件印屏即为一组作品,形式拟有所变化,而风格则应贯一其中,否则就可能形乱而神散,减损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总之,看似一件简单的印屏,其实是作者综合艺术修养的体现。在这其中,主体仍然是印章本身,只有作品过硬,才具有竞争力。





 






徐正濂:并不后悔 值得改进


“全国第八届篆刻艺术展”收到来稿2700多件,以中国之大、人口之多,与书法展动辄几万件的来稿相比较,不算多,何况暌违了8年。所以,恐怕不能说篆刻的发展非常兴旺,作者数量似乎没有原来的估计乐观。


评审进行了整3天,评审程序设计得公正、公平、严谨、周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最后评出298件入展作品。在审视入展作者的时候,我却隐隐觉得: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对啊?


一些初评时候还见到的、我认为已经刻得成熟且已经站稳了印坛地位的老作者,终评后票数没有过;而一些闯过终评的入展作者,事后再查看他们的信息资料时,发现很多人很年轻,还有不少是美术学院的在读生。难道他们比落选的那些积学有年的老作者刻得更好吗?似乎不能作出这样的结论。难道是评委特别钟情于帅哥靓妹?也不会。评审时根本不了解作者身份,老实说,如果有所偏颇,评委的天平也更可能倾向于那些耳熟能详、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老作者。票数落在年轻作者身上,正是评审公平公正的表现。那么是我们这些评委的眼光有问题?恐怕我们也不至于这么小看自己!过去的书法篆刻综合展,终评是由书法评委和篆刻评委一起打票的,我们常常认为是书法评委对篆刻不熟悉,导致篆刻评审的结果不够客观准确。那么这次篆刻展,全部十几位评委都是刻印的,再说“不专业”就是掌掴自己了吧?


所以,只有在入选和落选作品的比较中寻找线索,我们选了些什么?为什么选这些?


虽然不是全部,但相当部分年轻作者的作品是严守传统,将经典制作到乱真、将传统演绎到极致的一类,比如小古玺、比如汉玉印;而在印屏制作上也是殚精竭虑,选纸、染色、做旧、编排、多字边款、题签等都用心至极“,这一件”作品的整体完美性确实是比较高级的。而有些落选的老作者的作品,多由性情出发,我觉得印章个体不能说刻得不好,但是在整体“制作”上有所逊色,因此在时间有限的评审条件下,并不特别“醒目”而受到关注也属正常。有的甚至因为过于被熟知,还可能被有的评委认为“没有变化”“还不及过去”而不受青睐。比较而言,前者更像在谙熟考场规则的高级老师精心辅导下出来的“应试作品”,而后者则是作者自以为胸有成竹,而率意纵情的个性发挥。而在现行的应试环境中和评审规则下,孰上孰下其实还是明白的,这样的结果恐怕并不能说是偶然和错误。


平心而论,提名制的评审固然会产生不公平、不公正,甚至是猫腻的温床,但是却利于有个性、有创造、有锋芒的作品脱颖而出;投票制的评审虽然确实营造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评审环境,但却容易导致评审结果的平庸。篆刻如此,书法评审恐怕也如此,评委心中大多有一杆传统经典的秤,大多会用这杆秤来衡量评审对象。评审场上经常可以听到如下的评价“:这张学苏字的,但是没写好“”写的黄山谷大草,但是还不够到位”,等等。而作者在苏东坡、黄山谷基础上也许想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意图,一般很难被评委关注和肯定。这种在前贤基础上的突破和创造,确实有相当的难度,很难成熟周到。其实,任何端倪都是可贵的,但是在评审现场一般不会有这样的考虑。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得有失是人间正道。在现行的环境和体制下,我还是选择“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投票制,毕竟这是基础,相对于提名制来说,弊端更少。而从评审实践来看,效果也超过了提名制。这个观点也得到大多数作者和评委的认可。


但这不是说,我们有个性、有创意的老作者就无所作为了。


一、如何学习、如何适应环境和规则,永远不会过时,既然投稿,还是应该和年轻作者一样多做研究。


二、多年前我在《书法导报》上曾经发表过一篇小文《苏东坡不是这么评出来的》,“全国第八届篆刻艺术展”也好,其他书法篆刻展也好,并不能成为入展的年轻作者瞬间飞黄腾达的跳板,也不会成为老年作者将来炉火纯青的阻碍,这只是一场艺术展览、一场并不足以影响人生的“期中考试”。过去和今天的成功者,都不是仅仅靠入展览发达的,我们应该坦然相对。


而对于主办方来说,如何在保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在评审规则上“鼓励创造、鼓励出新”,加大评审中自主创造性的比重,恐怕还是有值得改革的地方。对于我们评委个人来说,究竟应该掌握怎样的一杆秤,恐怕也还是有思考余地的。





 

公司旗下有中国书法出版社、中国书法报社、《中国书法》杂志社、中国书法网络频道、中国书法手机报等成员单位。

中国书法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在线视频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