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报微信

 

 

 

 

 

 

 

 

 

中国书法报微店

 

 

 

 

 

 

 

 

 

中国书法出版社

 

 

 

 

 

 

 

 

中国书法杂志社

书坛中坚 ·刘颜涛

创建时间:2019-07-18 12:02

古韵文心含弘光大——刘颜涛篆书艺术简析

 

数十年来,颜涛攻篆事艺,勤学六书,通融古法,广涉甲骨、金文、秦汉篆,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可谓当今新一代篆学佼佼者。他的学术品质是思辨“,为学不作媚时语”。如今,三春月照千山路,十日花开一夜风。


万古开胸臆。比起当代其他中青年书家,颜涛是幸运的,因为他生活在安阳这个中国文字之都。然而,他求学之路是艰辛并富有传奇的。多少年后,当颜涛向我出示他的《砚边吟草》与《创作手记》,陈述他多年砚边寻觅的理念与风霜时,我吃惊他文学功底的扎实。其诗云“:寒窗苦守自高歌,两袖清风铁砚磨。废纸三千君莫笑,沧江泼墨弄潮波。潜心铁画与银钩,日日鹅池锁小楼。燕雀难追鸿鹄志,雕虫宁不胜王侯?……”其求艺之志昭然可见。而“根深自有叶如云,习篆从来赖《说文》。小学未能通妙蒂,描摹徒见用功勤。独怜古调弄雕虫,周鼎商盘萦梦中。鼓铸刀痕求笔意,更从残破觅天工……”。更显颜涛习篆之本。










通览颜涛篆书创作,其特色有五:


一、重气格


古人云“:书画唯风韵难及。”凡艺,气韵生动为首要。篆须求高古。法别高下,情分雅俗,习篆应溯流而上,沿波探源,以习秦以上为高古,此乃避小家气,显大气象。颜涛学篆,定格金文、《石鼓》,可谓聪慧之举。重气息,重立意,才能格调高。因此,他深知习书必师古,得古人之神理,纵心而不逾规矩,妄行而蹈乎大方,思游乎其中,精骛乎其外,得其助而不为所囿。甲金虽为铸刻文字,首要的是“透过刀锋看笔锋”,重一“写”字,重在研究时代之精神。环顾当今书法,以时弊之轻佻成时尚之怪异,涂、抹、描、画、拖、扫,任笔为体,俗趣为新,弃经典规则而不顾,视高古气韵而不屑,不合新时代之特质,唯求书家“个性”之张扬,此真“创新”乎?“高格”乎?



二、严法度


书法之法重在笔墨。《书谱》云“: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历代书家对篆学原理之精髓论述甚为丰富,对于大小篆之审美阐释亦甚为精辟:小篆在于整,以规范纯和之风格见长,尚柔而方;大篆在于散,以凝重恣放之形质取胜,欲敦而圆。先秦古文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契刻文字甲骨文之扑朔迷离。天趣盎然,铸造文字金文之神秘深奥,诡彧雄浑,如今习篆者摒弃书法笔墨为基本构成的原则,单一追求其契刻或铸造效果,照样描摹其字形而不赋予笔墨神采和己意,那么此作品则为下品矣!颜涛十分重视先秦文字遗产属性和大美精神,在深刻了解远古文化背景、文字符号与审美基因对自己产生的感应与共鸣后,思索如何运用当代笔墨精神与技法去展示作者心中的远古书艺。因此颜涛作篆,尤重笔法、墨法,中实逆入,裹锋落笔,提锋涩进,使转活通,曲直合度,转折以绞锋作势,以求圆融,又疾涩得当,血脉通畅,无平滑描绣之态。藉以浓淡干湿墨法灵活用之,尤善用渴墨,增其虚灵苍茫之气象,务求清刚、隽逸、稚拙与苍浑。值得注意的是,颜涛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勇于通变,适应当代生活的审美转型,注入自我的艺术语言元素,巧中寓拙,含蓄多变,古朴不失率意,变化不失法度,其笔墨变化充分显现出“写”的意态与内涵。


三、识得势


古人论书,以势为先。张怀瓘有“作书必先识势,则务迟涩”的论述,其《书断》云“: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中,最为风流者也。”时人以为仅行草求得势,实则篆隶亦然。识势,得于心而应于手,得势才得法、得意。颜涛作篆,重取势以强风采,往往把握结字之参差、大小、顺逆、起伏、燥润、浓淡、疏密、向背、疾徐、轻重,聚散和书势欹正之变化,善于处理分间布白,展促向背,因体趋势,自出机杼。尤其在颜涛的金文、甲骨成篇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掌握金文、甲骨少经营、多天趣、颇稚拙的特点,不拘定格,纵横挥写,依托其字势、笔势、体势的穷极变化,悉心安排却自然错落,演绎出一幅大朴不雕的壮美图画。


四、善解构



平正、匀净、连贯、挪让和变化是篆书结体的基本法则。然其大、小篆结构布阵安排不同。篆书贵结构紧凑,以疏为风神、密为老气。古人有“篆圆也,圆其用而方其体;隶方也,外呈方而内实圆”之精辟论述。篆之精妙,必体欲方而用欲圆,宜紧上不促下,中宫收紧,四周舒展。包世臣提出“九宫说”,以“中宫”统领“八宫”。篆书包围式的结构显得意聚而神不散。颜涛作篆,善字之结构,亦善行之布白。其一是力避“散架”之病患,二是注重“和让”之体现。做到“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既是逊让停匀,布置合度,又能回抱照应,左右顾盼。真正领悟“以正为奇“”以收为纵“”欹而反正”之奥妙。此外,以现代形式解构适当引入空间布白处理,使整幅篆书作品融进个性化的现代艺术语言,这也是作者进行形式创变的一个有效尝试,尤妙处在节奏处理,线条长短,正欹高低,疏密开合。以情势胜,胜在势旺;以气韵胜,胜在韵盛,达到理性解构与自然情趣的有机统一。


五、求意象


中国书画的本质特点是意象思维。中国书法精神就艺术本体来说在于它的写意性,这种写意性支撑着书法艺术的主体形态与本质特征。《文心雕龙》“神思篇”中首先提出了“意象”——“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中国书画中“心、神、情、志”都以“意”来概括,而“物、容、事”都用“象”来包含。在艺术创作中,意象是相生的“,情以物兴“”物以情观”是互动的。在篆书创作中求意象,就是求意境,善“造境”“写境”。这一点,颜涛是着意追求的。他写金文、甲骨,重意,是写,不是描摹钟鼎,是建立在情势上的,他在理解造化与古人笔墨的同时,契入自己时代的情怀,这样摒弃了简单的书写形式而悟到了中得心源的道理,师古而得法,师古而得神,绝无泥古之虞。他善用涩笔与渴墨,强化写意,在师传统与时代间开辟了自我写意的艺术语言。营造篆书静态美中古雅淳朴的意象氛围,以空灵虚净的审美哲学追求,达到笔简意繁、墨少韵多的自由天地,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远古的冲动、灵感飞驰的快意。我们常说杜少陵诗歌中一种重要品质是沉郁,生命的厚重一点一滴地表达出来了。颜涛求意,意贵沉郁,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故而其金文、甲骨、秦汉篆均能彰显朴茂苍茫、遒浑清丽的风采,那种历史的悠远感、沧桑感跃然纸面。作者曾自云:善于篆籀用笔之法,自能骨力坚强,古拙醇厚,丰神隽永。笔格遒劲、浑厚有力从平心静气、神定气闲中来,非徒骇众人观瞻:将笔横卧纸上,刻意求刚,而枯骨干柴,淤秽满纸,此所谓惊世骇俗者也!


                                              作者:言恭达


 

                 

                                                           



公司旗下有中国书法出版社、中国书法报社、《中国书法》杂志社、中国书法网络频道、中国书法手机报等成员单位。

中国书法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在线视频
公司